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Flickr

This is a test post from flickr, a fancy photo sharing thing.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黃鸝

DSC_4671

黃鸝(黃鶯)
在台灣的分布.以南部穎達農場族群最穩定.每年的繁殖期為4-6月.北部在淡水高爾夫球場附近.有繁殖紀錄成功率蠻低的.部分為候鳥.
早在好幾年前.聽到淡水忠烈祠附近有黃黎在築巢.也得到消息有位齊先生在監控繁殖情況.可是繁殖成功率又不高.經常棄巢.也無可考究.主要是跑了好幾趟都沒拍到.不是座巢.就是飛的太高.站的很遠.拍的像螞蟻般小.無法滿足我的欲望.就這樣事隔好幾年.幾乎都忘了.
有一天再上塔塔加的途中接獲一通南部的朋友來電.說墾丁有大冠鷲在育雛.問我有沒興趣..五月墾丁的大太陽是很恐怖的.尤其是蹲一天的偽帳是很辛苦的事.又必須中斷既定行程.(由北極直奔赤道般).正在猶豫不決..又接獲一通電話.穎達農場有黃鸝你要拍嗎?讓我很快的做決定.(好幾年沒拍到.直奔穎達).
前晚在阿里山13-4度.到達穎達35度.簡直是從人間到地獄.熱的吃不消.(胖的人最怕熱了).何況.煎熬一整天.為了拍到他也只好忍耐囉!同行有人因不耐炎熱而中暑.導致我想再去墾丁拍大冠鷲而作罷...

DSC_4662

一堆鳥人就在這種環境下苦苦等候.一站就是一整天下午還下了一場雷陣雨可想而知

DSC_4645

蓮座巢的黃鸝都難耐炎熱的陽光嘴一直張開散熱更何況是人

DSC_4670

一身豔麗的色彩黑黃的對比很強烈尤其是眼神光非常不好表現

DSC_4651

DSC_4673

南部的陽光像是猛獸般會咬人.真是不敢領受.更何況是站一整天.要忍受炎熱的考驗.蚊蟲的叮咬
鳥很漂亮.背後卻是心酸的血淚.汗流浹背的成果.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朱鸝

DSC_6925
一個慘痛的代價.
一早來到北宜27K處.看到美麗的雲海由二格往上飄.彷彿又進入仙境般.內心正暗爽..好的開始.想必今天收獲一定會比預期的好.
見過一群麻吉的友人後.開始一天的拍鳥隻旅[筒鳥(中杜鵑).朱鸝.]車子順著山路一路往下開.來到永安國小門口.面向不知名的湖泊.像極了一位美女寧靜的倘佯在群山中的少女裹著一層薄紗.令人陶醉而.迷失在這美景裡..
一陣黑影從眼前飛過.主角出現了.朱鸝.穿著美麗的衣裳.迎接我..接下來就是個自尋找好的拍攝位置.等待.希望朱鸝能站在我想拍攝的地方.一個小時過了.還是沒收穫.等待中有人提議換個拍攝點.等中杜鵑.果不然來到了另依拍攝點.中杜鵑已經在等我們.緊接著就是一陣亂槍打鳥.一陣狂掃.讓等待.期待的心一次發洩出來.
我們是不是也太飢渴了.中杜鵑終於收錄了
.雖然景不是很美..但也讓們見識到中杜鵑為了搶地盤兇狠打鬥的景象.從我們頭上飛過.激烈的讓人無法想像.,
又是一段蠻長時間的等待.一伙人趁空檔LDS起來..經過幾番的激烈論戰.時間還過的真快七點下來五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溜了過去.感覺好像沒拍幾張照片.
LDS的時間過的真快讓人無法想像.先解決肚子再說吧.吃過午餐後再戰吧!
經過早上的苦戰.本來十幾位的同好.大不分都陣亡了..只剩一半的人.還在繼續努力當中.或許是早上操的太累吧!有點體力不濟.一恍神.事情發生了.
本以為架好的腳架突然間倒下.我的心雖著鏡頭.和機身親吻大地的一霎那.整個人心情盪到谷底.愣了許久.不知如何處理善後……………………..停了大概五分鐘.仔細端詳.還好大砲沒陣亡(只是鏡頭蓋凹掉.D-200機身無法關機.還可以拍)
或許是上天的眷顧.不忍心讓我失望吧!
接下來的就是.都沒有停止的(朱鸝一直出現)拍攝.朱鸝飛過來飛過去.不用說.當然沒是都閑著.也拍的情緒波動不已不亦樂乎.也..
話又回來.雖然摔機.心情不好只是很短暫.今天的拍鳥之旅.還是收穫滿滿.也很高興認識了好幾個朋友.加上拍到了目標鳥.想想付出了不少代價(回家要修機身.大炮的遮光罩.腳架.還要不少銀兩).還是值得啦!
草草收拾.互道珍重.結束一天的行程..

DSC_6985

DSC_7010

DSC_6965

DSC_6931

DSC_7019

DSC_6946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深山竹雞 Arborophila crudigularis

CRW_0033_1
深山竹雞 Taiwan Hill Partridge L22cm

很多生態攝影者所夢寐以求的夢幻之鳥.可是台灣特有生物中心.也沒有完整的生態紀錄.有一段時間還是不易拍到.不易了解的謎樣的鳥種.經由這一陣著嘉義竹崎的鳥點訊息肆放出來以後造成鳥界一大瘋狂前往火金姑民宿.拍攝這台灣世紀之鳥.
卻也暴露出拍鳥界的種種.與生意人的嘴臉.用這當生財的工具雖然是難免.可是生態人所要的不是金錢所換來的成果.而是棲地的保護.人為的破壞.所造成的後果和損失是難以估計的.
當前拍鳥的人數逐年增加是拜數位相機的開發和普及.人手一台相機.人手一支大砲.拍鳥隨手可得.
加上ISO隨心所意.好的作品一一出爐.也帶動了拍鳥的分圍.是可喜可賀的.

CRW_9909_2jpg

CRW_9806_2

CRW_9565.-1jpg

以上是幾年前拍的.至今已不太稀奇了.也把他發表出來比較一番

DSC_5786

DSC_5774

嘉義竹崎拍攝的環境不是很理想.山坡地.濕滑.陰暗.偽裝搭的又不好.對拍攝者也是一種挑戰.
光線又暗.出現頻率又不高.老遠的跑去不符合經濟效益.還有可能槓龜.吃住...................等開銷還蠻可觀.民宿老闆又不是很可親................................等種種因素.我可能不會再去了.

DSC_5804

DSC_5792

DSC_5773

因為光線陰暗.深山竹雞.出現的環境快門提高不起來只能拍這樣.好慘喔!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小啄木

DSC_8406
看到小啄木在木棉花上覓食.也表示夏天的腳步近了.
DSC_8430-1
DSC_8243-1
DSC_8474
DSC_8194
DSC_8350
DSC_8287
DSC_8221
DSC_6765
切莫辜負青春
沒有性別和年齡的限制,只要你願意從「心」出發,終必回到「心」中,發現自己跟別人最不一樣的特質,真心欣賞自己、喜歡自己、接受自己,從而建立自信、關心別人,透過正面的價值系統,產生正向的行動,不僅可以成就自己,也會讓這個世界更豐盈美好。

當生命的雲霧散去,終於發現最幸福的自己、以及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所有人事物的親密關係。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灰腳秧雞

DSC_0129
灰腳秧雞. 稀有 .屬於台灣特有亞種.
常出現於平地.農耕濕地.沼澤.池塘.溪流.畔隻草叢地帶.
DSC_0177
生性隱密.
DSC_4944--2
年輕的灰腳秧雞
DSC_4924


DSC_4937

DSC_0200

DSC_0055


DSC_0193
雨中的幼鳥顯得孤苦無依
DSC_4777


DSC_4766
新一代的青年均有什麼不一樣?
DSC_0114


DSC_0021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皆前點滴到天明。」  
人在毫無選擇之下,接受了生命。卻又在毫無防備之中,交出了生命。人生無常很多事,往往讓你想像不到,很多事往往非咱們能力所及,但是,每一個人都有權力創造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更完美。  
一輩子當中,你不需要擁有千頃萬畝的家產,但是你不能沒有肯上進的決心;一生當中,你可以沒有沈魚落雁的容貌,但你千萬記住,你不可以缺乏善體人意的慈懷;成長過程裡,你可以缺乏家人的呵護、關懷,卻別因此而吝於付出自己的愛。  
有一顆肯上進的心,能讓生命中充滿了生氣和希望;有一份善體人意的慈懷,可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你對大眾的重要性,少了你,人生彷彿缺乏了依靠一般。  
勇於付出自己的愛,比時時等待接受他人的愛,來的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愛不需等待時機,當下即是。  一個真正懂得何謂生命價值的人,能在平凡的事上成就不平凡的功績,在失敗中汲取經驗,在困難中學習突破,真正的在自心中培養一份莊嚴的浩然正氣。  
一個完美的人生,不一定有平坦的道路;但是,隻要擁有一顆正直的心,明確的人生方向,它能照亮咱們的道路,光明我們的道程。  因此,別讓自己輕易的成為挫折後的悲觀者,想要讓自己擁有一個更完美的人生,就別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可以使自己成功的機會。
  在此提醒您。別忘了,逢人便來個親切的微笑,你將會發現生命真的很美。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大彎嘴畫眉

DSC_5149-1
Rusty-cheeked Scimitar Babbler L25cm台灣特有亞種 大彎嘴嘴長.向下彎.額栗紅色.前頭至後頸黑褐色背部為栗褐色.尾羽羽色略暗.頰暗紅色頸側暗橄欖褐色.通常喜歡出現於低海拔山區的灌木或樹下濃密得草叢.性隱密.不易見.客家人的農村有個典故.稱之為燒火鳥.也就是早期的農村廚房都有一個大灶.必須取火煮飯.農夫每天一大早要到田裡工作大彎嘴就在此時.郭...霍.....郭......霍意思是天亮了該起床起火準備上工囉!到了傍晚.又開始叫天黑了下工囉.準備起火燒飯.而有這個典故.
有新的消息大彎嘴已改為台灣特有種
DSC_5151
牠們已經配對成功.出雙入對了
DSC_5155-1
同時會出現有趣的畫面
DSC_5150
打情罵俏
DSC_5253
DSC_5159
DSC_5321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來自一個自由的家庭.也就是生活簡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人是自原始生活一直演變到現在的文明生活.幾千年以後終究是要回歸原點.回歸自然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原生的動植物.都破壞殆盡.以致於有特有種的名詞出現.這是一種島國的悲哀.因而想忠實的記錄台灣的原生植物.及動物.................等.做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