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灰雁

DSC_8605

今年的氣候異常,導致台灣災難不斷,天災人禍、
搞的台灣經濟衰退。
失業率升高.國民所得減少、民怨四起、也衍伸了許多的治安問題。
政府只知道剝靴老百姓的荷包、民生物品、油價、健保費漲聲四起、搞的民不聊生。
環境生態更是不顧、到處被汙染、毒奶、水汙染、海產毒物過量.........等。
號稱美麗寶島的台灣、因為親中的結果、台灣快被赤化了,
真是讓人憂心、我們應該站出來捍衛我們的主權,
不能簽EACF,否則台灣就又回到過去艱苦的生活,
經濟會大崩盤、像現在的北韓、幣值貶的很慘。
這些問題是必須正視的。
DSC_8458
伸伸懶腰
DSC_8475
口渴喝喝水
DSC_8850
食物鏈豐富來到新竹都不走了、也胖多了。
DSC_8907
收割後的稻田變成他的食堂好悠哉
DSC_8922
喝水或許是他最大的享受吧
DSC_8858
好喜歡這種低色溫的色調
DSC_8818
拍攝的中途還有小水鴨來插花(母)
DSC_8867
小水鴨(公)
DSC_8514
連續拍了四天、也看到了愛鳥者的熱情、
更看到了披著狼皮的假道學者
更惡劣的、為了拍飛翔版而去趕鳥的行為令人不齒
但是還是吸引來自各地的拍鳥者共襄盛舉。
是值得欣慰的。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廣興魚鷹

廣興魚鷹

魚鷹在台灣屬於遷徙的候鳥每年九月就提前來報到停留到隔年的三月回到棲地繁殖。因為魚鷹要尋找巢位不易間接影響當年的繁殖.導致逐年的減少在台灣教易見到的地方有新店的廣興.桃園大溪的頭寮基隆碼頭.宜蘭.高雄鳳山水庫.....等地方。

DSC_7007

↗攝影者來廣興主要拍攝魚鷹沖水抓魚的畫面、可是等待了一整個早上要拍到魚鷹在近距離捕捉魚的機率並不多、要拍到有焦距的畫面就要靠運氣.或許我比較幸運吧!可是有一點過曝、就將就看吧!

DSC_7015

↗捕到魚後頭也不回揚長而去

DSC_7138

↗也有空手而回的時候不是每回都有收穫

DSC_7137

↗但是能拍到展翅的畫面爺值回票價

DSC_3400

DSC_3388

DSC_3387

DSC_3386

↗逆光巡弋的畫面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畫面

DSC_3363

DSC_3303

↗在廣興拍魚鷹可以訓練拍攝者的反應、以及對焦的靈敏度、拍攝時間的掌握、曝光值的控制。廣興是個很好的練習場所。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澤鵟

DSC_6937

DSC_6936

↗金黃色的陽光照射在澤鵟身上更顯得彌足珍貴
DSC_6930
DSC_6928
DSC_6922
DSC_6920
↗從很遠的地方、越飛越近
DSC_6926
澤鵟
早在好幾年前、就想著鰲鼓的澤鵟。
因為很多因素而錯過、
要不然就是去的時間不對而煞羽而歸、
今年,恰好很空閒加上天時地利的配合順利成行。
或許上天的眷顧讓我早上九點多到達鰲鼓溼地、就開始忙的不可開交。
一進入北岸的防風林就遇到一隻紅隼在電竿迎接我。
雖然景不是很滿意、有記錄到也不錯、陪我玩了快半個小時、
接下來又遇到魚鷹、起初車著開靠近就飛走了、
結果她竟然飛到前面電竿上、
這次,我就學聰明了帶著望遠鏡一面觀察魚鷹的動靜、
一面偷偷的靠近、但是接近40米、
他就發出警戒的叫聲、
我就把車著停下來不動、再由望遠鏡觀看他否有放下警戒心;
才又繼續我拍攝得行程。
沒想到牠竟然不理我、讓我整整拍了快一個小時、
才因為有農夫走來而非離。
此時、友人的到來已是下午一點多。
卸下裝備、準備進入沼澤搭偽帳.
等待今天的重頭戲、拍攝澤鵟、
說著說著剛牠好帳篷前方50公尺處出現一隻澤鵟盤旋
搞得我手忙腳亂、瞬間又消失在草叢裡。
沒風的下午、南台灣的陽光真是不敢領教、
飽受酷熱的陽光.無風、口渴的煎熬。
時間一個、一個小時的過去、還是不見主角的出現、腦海中已經出現
放棄的念頭、可是心想大老遠跑來怎可空手而回。
意志力支撐著我繼續等下去(在帳篷裡已經汗流浹背)
當然:只好硬著頭皮等下去、終於在四點主角終於出現在我眼前、
也讓我完成多年的夢想。
雖然;只是一回兒的時間,只按了20張的快門
也算蠻有收穫。

美麗的身影一出現、氣氛都凝結了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滿州灰面鵟鷹

樹上的英姿讓人回味













海口村落在檳榔樹上的灰面鵟鷹









小而美的猛禽




蜂鷹被灰面鷲追著跑





滿天飛鷹



每年的十月十日就有來自遠方的訪客
數量大約是三萬多隻
灰面鵟鷹南遷而來到滿州鄉夜棲
到了傍晚時分天空中到處盤旋一波波的鷹柱
場面之壯觀讓人嘆為觀止
讓人驚呼,讓人興奮,讓人流連。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紅色的誘惑

DSC_7781

紅色的誘惑山桐子屬於大風子科山桐子屬,落葉性喬木,學名idesia polycarpa Maxim,種名為“多果”的意思。大約生長在1000~1800公尺的中海拔山區,三四月溫度回升後才開始冒新葉,五、六月花開似錦,圓錐花序,ㄧ束束黃綠色的花串,點綴在寬大濃密的綠葉裡,姿態明媚。閒立樹下,看綠葉博婆沙,滿樹花串搖曳,淡淡的花香襲人,讓人忘憂。十一月之後果時慢慢由清綠轉紅,當冷锋一波波南下,時序入冬,山桐子的綠葉也逐漸黃落。此時,一樹紅豔艷的果實配上殘葉,曾經不起眼的模樣,頓時改觀,蜕幻為綠海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它所顯現的野艷,足以媲美二月盛開在山巒的野櫻,它所凝聚的光芒,也色豔目。山桐子不但鎖定鳥類為期媒介,設計出令鳥兒們垂涎的果色和果肉,而且精明的選了一個眾鳥不得不慇勤探訪的時期結果,避免大坐冷板凳的命運。春天繁花競艷,夏日蟲蝶雲湧,秋季結實纍纍,若山桐子也選在這些時候湊上熱鬧,那頂多算是錦上添花,引不起多大騷動。隆冬之際,不但昆蟲少了,就連可食的花、果、嫩芽也不多,這樣蕭索得季節,若尋見一樹鮮紅欲滴的纍纍果實,當然能引起極大的注意。山桐子的果熟期長,恰好橫誇整個冷冽的寒冬,難怪成為鳥獸最受青睞的樹種。山桐子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山區,因此會來光顧的鳥兒,當然是活耀於此山區的鳥為主。鶲科鳥,黃腹琉璃是最捧場的食客,畫眉科的白耳畫眉、冠羽畫眉、紋翼畫眉都是座上常客;還有嗜食種時的褐鷽,也會來探訪;行徑獨樹一格,難得一見的白頭鶇也曾偶而露臉;其他如五色鳥、白環鸚嘴鵯、白頭翁更是結群而至。除此之外,我們也觀察到不少冬候鳥,整天在山桐子紅豔豔的果串間徘迴流連,這些平日葷素不忌的鶇科鳥類,似乎對山桐子有著超乎尋常的喜好,連虎鶇這種平日只躲在落葉曾揀蟲吃的害羞鳥兒,都不顧形象的躍上枝頭。由於眾鳥聚集,熱絡的氣氛也引來更多的鳥類,其中也不乏一些食蟲的山雀科,這種蒸時的情景會隨著果熟持續加溫。果實不獨識鳥兒的專利,鼠輩們也樂的來插一腳。身手靈活,個兒嬌小的條紋松鼠,愛吃山桐子的小紅果,他會細挑最紅熟的果子吃 。採果時,它們慣用後腿鉤住樹枝,倒掛著身子以前爪取果,然後將得手的果子帶到樹幹上,蹲著慢慢享用。甚至躲到樹蔭處.瞇著眼假寐起來;玩夠了,條紋松鼠會循著來時得路徑,之條輕晃,一溜煙似的跑回去,這可愛的小東西,速度快的簡直讓人眼花,附近被咬一空的松果、散落的榆錢,也是他們的傑作。而從這些鳥獸熱切的採收覓食,實在不難體會山桐子的魅力。當 然還有其他美味的紅色果實.如狀元紅.山櫻花................................等。

DSC_6611

24-3

DSC_7726

DSC_7740

DSC_7613

DSC_7663

DSC_7715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來自遙遠的稀客-小天鵝

DSC_7352


聽說這批小天鵝是來自西伯利亞的一個不知名的湖泊.飛越大陸.跨越海峽.來到美麗的寶島台灣.
能說台灣不是美麗的島嶼嗎?
這群稀客的來訪造成台灣鳥界的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者集合在高美溼地.一睹廬山真面目.
高美溼地也難得有這麼熱鬧過.
正巧寒流來襲.我得到鳥友的通知.第一時間趕到高美.纏鬥了一個早上我卻被寒流打敗了15度的低溫蹲在寒風刺骨的海邊.一無所獲.天氣灰濛濛的拍了一堆照片.回家後都被砍光了.沒依張滿意的.只好隔天再來了.
隔天一早起來.哇!藍天白雲.是拍攝的好時機.到達現場已是人山人海.都想捕捉最美的鏡頭.望眼看去好朋友都來了.招呼也免了.頂著強風找到一好的拍攝點.猛按快門.深怕鳥飛走.因為.看鳥拍鳥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干擾會越來越大.每個拍鳥者又想更接近.干擾是難免.還好這群小天鵝始終保持安全距離.自由自在的覓食.我倒是玘人憂天了.
看了他們悠遊自在.讓我體會到台灣多安全.生態保育的成功.是不可抹滅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許多.讓我們好好愛護美麗的寶島.美麗的生態.


DSC_7330

DSC_7276

成雙成對乎相依谓

DSC_7299

休息還時常保持警戒狀態

DSC_7316


DSC_7357


可愛的三人行


DSC_7362


潔白的羽毛.感覺相當的高雅.平易境人.


DSC_7390


DSC_7538


胖都都的身材特別討喜.也讓人隱憂的....................


DSC_7360


DSC_7371


慶幸他們安全快樂的離開本島.飛回他們的故鄉.祝福他們....

後記:這群小天鵝據說是因為天候的異象而迷航到台灣.我們也稱為迷鳥.難得有迷鳥光臨寶島乃鳥屆一大盛事.更應好好珍惜.這塊土地.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來自一個自由的家庭.也就是生活簡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人是自原始生活一直演變到現在的文明生活.幾千年以後終究是要回歸原點.回歸自然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原生的動植物.都破壞殆盡.以致於有特有種的名詞出現.這是一種島國的悲哀.因而想忠實的記錄台灣的原生植物.及動物.................等.做為依據.